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8的博文

中国航天大事记:东方红卫星的上天

从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那么中国航天日为什么设为4月24日? 那是因为1970年的这一天,长征1号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 竖起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早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了由赵九章任院长、代号叫"651"的卫星设计院(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并把中国第1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1号。从此,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召开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把东方红1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其成功的标志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以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且可被地面接收和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见,以便鼓舞人心。 1967年初,中央正式确定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以便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967年底,中央最后审定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规定该卫星不小于150千克(最终确定为173千克),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并正式命名为东方红1号。该卫星上天后要"上得去、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到"。为此,后来想了不少办法,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 东方红1号的具体任务是测量卫星本身的工作参数;探测空间环境参数;为中国奠定卫星轨道测量和无线电遥测技术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达到这些要求,经专家们多次论证,最后确定东方红1号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姿态测量7个分系统组成。由于是首次研制,所以对每一个分系统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都是十分艰难的攻关过程。 该卫...

"实践一号":备份星作用却大于东方红一号

1971年3月3日,基于"东方红一号"备份星研制的"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运行在近地点高度为266千米、远地点高度为1826千米、倾角为69.60°、周期为106分钟的轨道上。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人造卫星,此时距"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 与广为人知的"东风红一号"卫星相比,虽然"实践一号"卫星的知名度要小不少,但其作用却不小,单纯从科研的角度看,甚至要比"东方红一号"更大一些 ,毕竟"东方红一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颗卫星,主要宣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象征意义更大一些,而"实践一号"则实打实的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 在我国的卫星研制体系中,每一型卫星都有特定的使命任务 ,具体到"实践"系列卫星,其主要担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任务,就在2017年4月12日,我国刚刚发射成功"实践十三号"卫星,该星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bps,超过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那么,作为我国首颗科研卫星的"实践一号"又承担着什么任务呢? 大致来说,"实践一号"承担的科学试验任务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是各种高空环境参数的测量, 如我国高空磁场、X射线、宇宙射线总强度等,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直接探测宇宙空间环境,相关测量数据则通过遥测系统发回地面。 第二类则是测试一些卫星部件的工作状况,为今后我国卫星研制生产提供参照, 如硅太阳能电池和镍镉蓄电池组成的电源系统长时间工作状况、主动无源温控系统的性能、遥测系统的寿命、无线电线路在空间环境下长期工作的性能等 "实践一号"卫星的研制始于1968年,1969年底开始模装,1970年5月确定最后的正样状态,随后各分系统又进行了大量试验、1971年1月3日起运前往发射试验场。该星采用1米直径的近球形72面全蒙皮骨架式结构,上下半球壳的梯形平面上各装有14块硅太阳能电池板。全星由结构、天线、跟踪、电源、温度控制、遥测及星上电路六个部分构成,其中结构、天线和跟踪系统基本延续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设计,但为长期执行任务进行了适当改装。卫星采用自...

这家"低调"的中亚航企 却开启了亚洲的喷气时代

第一架亚洲航企运营的喷气客机,摄于希思罗机场,1962年6月23日【图片作者:R.A.Scholefield】 作为"巴铁"家的载旗航空,巴基斯坦国际航空现在显得略微低调 。 大家对它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被欧盟禁飞、近几年的空难等等。但实际上,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国际航空也是妥妥的亚洲一霸 ,其在飞机机型、机队规模和航线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其 运营了亚洲历史上第一架喷气客机 ,而对于这架客机的历史,你们又知道多少呢?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在60年代颇具影响力 巴基斯坦航空的前身是英属印度时期的东方航空。 1955年,东方航空与独立后巴基斯坦组建的新国家航空进行合并,最终成为巴基斯坦国际航空 。 成立后不久,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就开始大批量引进新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它通过引进一架707成为了亚洲第一个运营喷气客机的航企。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彗星客机 说起喷气客机的第一架,大家都会先想到英国的" 彗星 "客机,但实际上,该机主要被美欧非国家使用,而在同时期的亚洲,航企们主要还是使用DC-3、DC-4以及DC-7等螺旋桨发动机飞机。 因此,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引进亚洲第一架喷气式客机-707在当时还是颇为轰动的 。 巴基斯坦这架707其实并非直接向波音订购的,而是向泛美航空租借的,这点可以从注册号上找到痕迹:飞机的注册号为N723PA,后来这个注册号被收回给一架747-200客机使用,现在在网络上大部分只能找到后来的747的信息。 像当时的商业飞机一样, N723PA在泛美时也有自己的外号 ,叫" 维京飞剪 "。 1960年12月14日拍摄的N723PA【摄影:Robin A Walker】 虽然是租借的客机,但这架707却是一架十足的新机 ,该机属于707-320系列(此320非彼320,而是针对707第一款投产的120系列的升级版,使得载客量增加至189人)。 波音从1958年开始交付707客机,这架飞机则在1959年10月27日加入泛美机队,三个月后加入了巴基斯坦国际航空旗下 (1960年2月9日)。 不过,加入巴基斯坦国际航空一个月后也就是在1960年3月7日,这架飞机才开始正式执行商业航班,用于 执飞巴基斯坦至伦敦的航线 。 注册号为N723PA的亚洲第一架喷气客机在...

波音败诉 空客成庞巴迪案最大赢家

持续争执近一年的庞巴迪"倾销"案迎来意外转机。 当地时间上周五(1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4-0的投票数量驳回了波音的申述,理由是波音并没有受到庞巴迪出售C系列产品的危害 。 这就意味着,之前美国商务部通过的争对C系列征收300%反补贴及反倾销征税也成为了不可能,C系列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又再次被打开了一个小口子。 为何是小口子? 因为,此事还未迎来最终裁决。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一名发言人的表述,波音仍有机会就争对庞巴迪的倾销指控向位于纽约的国际贸易法庭展开上诉。在最终结论还未出来前,一切皆有可能。 庞巴迪CS100 不过,不管怎么说,庞巴迪C系列在美国的销售又得以向前一小步。此前,由于高额关税的压力,大部分美国航企都对C系列飞机持观望态度。而本身就是争对美国市场的C系列在被限制之后,庞巴迪更是直接被逼入到破产边缘,最终无奈卖身空客。 为何波音会对庞巴迪步步紧逼? 其实,庞巴迪关税争端正好处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崇贸易保护政策的背景之下。此前,特朗普一直秉持"美国优先原则"对多国的出口及政府补贴政策展开指责。而庞巴迪争端则是众多事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一个。 由于庞巴迪是加拿大企业,且英国等国也深入的参与了这一项目,如庞巴迪在北爱尔兰设厂制造机翼等部件,因此在贸易争端开始,加拿大政府和英国政府都为庞巴迪站台。 即便如此,川普最终还是不顾"盟友诉求"支持波音继续申诉,而这也导致了波音售加F-18计划的流产。 同时,作为庞巴迪C系列最大客户的达美航空也用100架空客订单表达了自己对波音阻挠交易的不满。 但波音对C系列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波音对C系列如此紧张的根本原因是C系列真的威胁波音在美国大本营的市场 。 从产品角度看,C系列飞机可以说是十分优秀。 相比以往庞巴迪民机产品,C系列实际上是一款 干支结合 的飞机:CS100为110座级,CS300则为130座级。 概括来讲,C系列相较传统支线客机有几大优势, 载客多、飞的远、技术新 。从技术角度看,大规模复合材料的应用和新发动机及外形设计,使得其比737MAX和A320neo还要领先一代。再配上更有竞争力的经济性,C系列更能满足美国航企对国内干支航线的痛点。 737MAX-7 而且,庞巴迪的野心不止于此,之前庞巴迪甚至还考虑过150-160座级的CS500研...

进步的中国民航

这几天,大雪再次在小编的朋友圈刷屏。 不少南方朋友纷纷感慨:"这是我今年见过最大的雪。" 北方的朋友则调侃"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不同于普通人的欢呼雀跃,民航人们则是果(艰)断(难)的将自己奉献在了抗雪第一线。 不像往年平静过冬,24日开始的大雪导致合肥、常州等多个机场出现长时间关闭的情况,其他中东部机场也开始了冬天给飞机"洗澡"的过程。 大雪纷飞的停机坪 什么叫飞机"洗澡"? 其实, 飞机"洗澡"就是指飞机除冰的这一个过程 。 在大雪天里,现在中国大部分有条件的机场都采取了" 双车两步除冰法 "对航空器进行除冰作业。顾名思义,它是采用两台除冰设备对飞机进行快速除冰。如果把航空器看作人,那么这个除冰过程就有点像洗澡。 12月28日上午,乌鲁木齐机场正在给一架飞机喷除冰液。 "双车两步除冰法"的使用时间并不算太长,国内大部分机场都是在近五年开始采用这种方法 通常来讲,使用这种方法会先进行除冰、后进行防冰,使得除冰速度加快的同时,飞机的防冰保持时间也能有效延长。 对于短暂停场的飞机,除冰时间能缩短至五分钟,大大提高了机场运转效率 。 而过去的除冰往往只用"一步除冰法"效率和防冰效果明显就没有这么好了。 正如我们用"洗澡"来比喻这个过程, "双车除冰"相当于两手抹肥皂,而"两步除冰"则是在结束后还要抹个润肤露防干燥,效果更好 。 雨雪中的长龙人和龙小胖 说到这里,我们也需要提一下除冰液,也就是飞机的"洗澡水"。 飞机洗澡自然洗的也不是冷水澡,机场也会根据当天地面温度,对飞机用的"洗澡水"进行适当加热。 正常下雪天或结霜的天气,飞机用略微加热的除冰液高压除冰一下就好。但如果像长时间低温停场情况,不少飞机上已经结出厚厚的冰层, 在除冰前,除冰液还需要加热到82摄氏度以上,再进行长时间的除冰作业才能保证飞行安全 。 当然,这种天气,除了给飞机洗澡外, 机场的跑道等场所除了用吹雪车除雪外,也需要用除冰液稍微洗下澡,防止结冰 。 工作在一线的民航小伙伴们 除了除冰作业,现在看各个机场的媒体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