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发言人表示,一艘向中国运送S-400导弹系统的货船在途中遭遇强风暴,被迫返回。
这一情况虽然对中俄S400导弹交易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也证实了中俄S400导弹确实签署,并已进入到实际交付阶段。
有消息显示,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合同,中国将购买不少于6个营的该型防空导弹系统,合同金额超过30亿美元。
S-400和之前的S-300系列都是俄罗斯金刚石-安泰防空武器生产联合体的产品,其中后者是苏联于1970年代研制、1980年代中期才定型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与同期美国研制的"爱国者"系统相比,S-300系统的最大技战术特点是配备多款导弹、雷达;火力覆盖范围更大;垂直发射使其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等。
S-400则是苏联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俄罗斯后来接过"接力棒"继续研制工作。
很多专家认为,S-400比S-300只是进行了部分升级,还算不上全新一代的远程防空反导导弹系统。
总体上,S-400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首先,S-400作战单元内的指挥控制、雷达和发射车之间采用的是数据链信息交互技术,它不需要作战单元内部部署的距离很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在千米以上,因此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生存力。
其次,S-400系统作战单元可以进行模块化编成,每个火力单元最多可以融入8个营,72辆发射车,最多384枚导弹。
因此S-400多目标交战能力要强于S-300。
按照两枚导弹去拦截1个目标,384枚导弹总共可以拦截192个目标,这种火力密度比美国海军1艘"宙斯盾"巡洋舰或驱逐舰还要强。
此外,S-400系统还采用了多个型号雷达和导弹,以便互相补充。
雷达方面,S-400系统可配备5款不同频率和波长的远程搜索和火控雷达,其中甚至还有兼顾高空监视弹道导弹的高仰角有源相控阵雷达,也有专门探测隐身战机的米波雷达。
在导弹方面,S-400系统可选择的型号更是琳琅满目,不但囊括了S-300现有的导弹型号,甚至还有一些新研制的型号。
其中,有射程达400千米的40N6超远程导弹,其综合技术性能与美国"萨德"反导拦截弹有相似之处。而9M96系列的3款导弹则覆盖40-120千米的中远程范围。
外界分析认为,S-400系统配备多种型号拦截弹的意图,应该是用S-400取代苏联之前研制的多个型号的防空导弹系统,通过增加系统兼容性,来增加系统交互操作性并节约采购成本。
综上所述,S400是一款技术上相对成熟的先进防空导弹,中国获得S400导弹之后,应该不会对该导弹展开逆向仿制,这是因为得益于近些年中国军工技术的整体发展,S400已经不是不可替代的产物。
不过,S400毕竟有多项技术世界领先,综合作战能力也十分强大,这也是中国为何斥巨资愿意购买S400导弹的原因之一。
此外,S400的部分技术,也有可能融入到中国未来新型防空导弹的研制之中,通过S400导弹的技术,来升级现在中国已经大量服役的S300和红旗9导弹,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评论
发表评论